Loading Player...

旧约传统和drakoun的关系
旧约里原文含tanin或力威亚探,而被译为drakoun的经文有以下所指。

指真实的动物
1. 真实的蛇:出7:9、10-12谈到耶和华吩咐摩西和亚伦要在法老面前把手杖变为蛇,然后埃及术士也把杖变为蛇。那里的“蛇”,希伯来原文tanin,希腊七十士译本是drakoun。
2. 海里的大型动物:诗148:7(和修本):“你们哪,都当赞美耶和华:地上一切所有的,大鱼和深洋,”中的“大鱼”,希伯来原文tanin,希腊七十士译本是drakoun。

以海怪比喻指敌对神子民的国家或其领袖
1. 指以色列民出埃及时的法老和他的军队:赛51:9-10中的“大鱼”,希伯来文tanin,翻译为希腊文drakoun,是以古近东神话中的海怪(大鱼)来代表敌对神的力量。经文说神打败了这种力量,可指在创造世界时,神已打败这种力量;但如果把10节看为是对9节的延续(10节说:“使海与深渊的水干涸、使海的深处变为赎民经过之路的”),大鱼也可解作埃及或法老,那经文就暗喻出埃及时神的得胜。赛51:9“拉哈伯”的解释很多样化,在这语境,可解释为与大鱼差不多的邪恶力量,但要注意的是,拉哈伯不是翻译为drakoun。
2. 指后来逼迫以色列国的法老:结29:1-5中的“大鱼”,希伯来文tanin,翻译为希腊文drakoun,也明说是比喻法老。经文说,法老很骄傲,说这河是他为自己造的,但耶和华宣告必要打败他。
3. 比喻巴比伦或其领袖:耶51:34中的“大鱼”,也是希伯来文tanin,翻译为希腊文drakoun。这里很明显就是比喻尼布甲尼撒。但下文耶和华说必会为以色利人伸冤,惩罚巴比伦。

笼统地代表敌对耶和华的邪恶力量
1. 约伯记里的tanin和力威亚探:在约伯记,海怪希伯来文(tanin),希腊文drakoun,代表混乱、敌对神的、企图倾覆创造秩序的力量(伯7:12,41:1-11)。
2. 诗73:13-14的tanin和力威亚探:这里大鱼tanin和鳄鱼Leviathan(力威亚探)在七十士译本都被翻译为drakoun,学者认为这两节经文可指在创造世界时,神把代表邪恶力量的大鱼和鳄鱼打败;但也有说,是指在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时,神摧毁埃及的军队。值得注意的是,14节鳄鱼是单数,但鳄鱼的头是众数,有学者认为这种多头海怪,源自近东迦南神话,使人想起启12章的七头drakoun。
3. 赛27:1的鳄鱼和大鱼:在七十士译本都被翻译为drakoun。这里再次提到耶和华打败代表邪恶力量的大鱼和鳄鱼,而且也提到“到那日”。在先知书里,到那日可理解为终末的时候,所以,这里可能预言,世界终局临到时,神会打败所有敌对他的力量。这使人想起启12章和20章描述drakoun被彻底击败的场景。神是最终战胜邪恶力量的那位。这里也把海怪drakoun与蛇相提并论,使人想起启示录的drakoun等同古蛇。

小结
旧约已有一传统,就是tanin和leviathan可代表敌对神的邪恶力量。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力量最终会被神消灭。旧约在公元前3-2世纪被翻译为希腊文,译者就用希腊文的drakoun来代表这种邪恶的力量。当我们对这旧约传统有所理解,就会明白其后约翰在异象中看到的darkoun,除了和希罗传统的drakoun相像,也明显和旧约代表邪恶的海怪形象有关。以下探讨古近东传统,和旧约传统,和启12章drakoun的关系。

古近东传统
1. 古迦南(今叙利亚北)乌加列文明:鼎盛期大概主前1,000多年,但在主前大概1,200左右消亡。据乌加列文献,有一条蛇有七头,作恶多端,后来被巴力,所谓的暴风雨神歼灭。文献里形容这条蛇(力威亚探)常常扭动,移动迅速。描写这些动作所用的乌加列文,其字根和刚才说的赛27:1希伯来文所用的“快行”和“曲行”相同,且对蛇形态的描写和以赛亚书所述的相像。
2.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有谈到光明之神玛尔杜克(Marduk)杀死那曾使三分之一星辰坠落的七头龙提亚玛(Tiamat)。
3. 埃及神话:谈及埃及的母神依西丝(Isis)被红龙色特(Set;或做Typhon)追杀,逃往一个海岛,她在那里产下日神和如司(Horus)。
4. 小结:近东的古神话,都在某程度和旧约圣经的传统和启示录的龙所处的场景有几分相似。

两约期间正典以外文献
1. 在《以诺一书》和《以斯拉四书》,力威亚探这海兽和另一地兽──约伯记所述的“河马”,在神创造天地的第五天被创造,且被神保存到世界的终局,因为到时神会杀死它们来喂养他的子民。
2. 《亚伯拉罕启示录》谈到力威亚探威力很大,但始终被天使所控制,不会造成很大伤害。
3. 像旧约一样,也有文献把drakoun比喻敌对神的国家或政权。如《所罗门诗篇》,就以龙来比喻公元前63年攻陷耶路撒冷,玷污圣殿的罗马将军庞贝。
4. 《以利亚启示录》和《亚设遗训》都把drakoun或海怪比喻抵挡神或抵挡以色列民的政权。
5. 有学者认为这些图像除了和启12章有关,也可能和启13章的海兽和地兽的形像有关。

drakoun和中华龙的对比
1. 启示录的drakoun:含近东蛇和海怪文化,旧约与drakoun相关的元素。两约时期典外文献所述的蛇,海怪,还有希罗文化里的drakoun。其中旧约相关的元素又包括七十士译本drakoun的希伯来文意义;以及旧约创世记、但以理书、以赛亚书所呈现的与drakoun相关的图像。这些元素很可能都蕴含了约翰和读者所熟悉的文化符号。对于他们,drakoun一直主要是邪恶的代表。而神选择在异象中使用这个文化符号来代表魔鬼,对约翰和第一代读者来说,相信也是容易明白和理解的。
2. 中华龙:和drakoun的外貌虽然都和蛇有关,但不尽相同。中华龙一直不停改变形象,从C型到S型,又有所谓“九似”(九种动物的集合体),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像这七头七冠十角的drakoun。另外,drakoun的形象主要是邪恶的,但中华龙的形象,则大部分时间是正面祥和的。归根结底,drakoun和中华龙源于不同文化。两个文化,在近代之前,一直少有接触,少有联系。

为何启示录的drakoun被翻译为龙?
在马可·波罗(Marco Polo,约1254-1324年)的游记里就描述中国有“dragon”了。可能马可‧波罗观察中国建筑上的龙,认为跟西方的dragon有几分相似之处。当然马可波罗心目中的dragon属西方形象,和启示录的drakoun形象很不相同。西方的dragon从中世纪以来,已被描绘为有翅膀,身躯比较像大蜥蜴的形象。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年)来华,编纂了《华英字典》,当时将“龙”译为英文的dragon,而dragon,就是源于希腊文的drakoun。该字典于1815-1823年在澳门陆续出版。这本字典影响非常深远,这译法就在西方大部分人中流传,延续至今。
同是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士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年)在其所著的《中国言法》(Elements of Chinese Grammar)一书中把“龙”注音为loong,但翻译时依然使用dragon一词。《中国言法》于1814年出版,是一部研究汉语的著作。
不过,之后来华宣教士、牛津大学汉学教授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年)却另有看法:“在中国,龙总是行善的,而西方的dragon几乎完全被视为作恶的,伤害人民,偷走公主……”,因此,他建议用Lung来音译中国的“龙”。显然,他的建议没有被广泛采纳。
1919年,新旧约圣经的中文《官话和合译本》正式出版,这就是现今大多数华语教会采用的和合本《圣经》。在和合本里,学者还是采用了“龙”来翻译drakoun。
1983年起香港圣经公会开始了修订和合本的工作,使其更贴近现代文意,而且修正错译,在2010年完成出版《和合本修订版》。在和合本修订本,启12章出现“龙”时,附上注解:原文音译“杜拉根”,指万恶之兽。
其他中文译本对drakoun的翻译:《中文新译本》仍翻译为龙;《新汉语译本》龙;《天主教思高译本》龙;《现代中文译本》则开先河,用“戾龙”。戾,《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是“罪过,乖张的意思”。

总结
中华龙和启示录的drakoun,不能说完全不像。但大致语意不同。不过,因着圣经翻译,中华龙就被等同于启示录的drakoun,这个等号不是画得很准确。也是因着这个翻译,有不少华人信徒,认为既然启示录已经讲明龙就是那古蛇和撒但,就该与龙划清界限,不触碰,不使用,不穿戴任何有龙图案的东西,不说有龙的成语和祝福语;家里有龙图案的东西,也会全部丢掉。

思想
“近东传统”、“两约期间典外文献”、旧约与darkoun有关的背景和词汇,可让你有新发现?对龙可有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