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6:45)
背景:
1. 路6:45是路加福音“平原宝训”中的教导
路6:17-49耶稣在平地上的讲道,与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太5-7章)互相呼应,应是耶稣不同场合底下类似的讲道。
在“平原宝训”中,耶稣的讲述主要强调两个群体在信念、生活和伦理上的对比。
首先,耶稣先讲论大家关切的问题,就是“人生的祸与福(路6:17-26),也就是有福和有祸的人,一个真正有福的人,是心灵饥渴、哀恸的人,有灵性的自觉与反省,这样的人就必得从神而来的饱足和喜乐。
紧接着耶稣更进一步提醒,饥饿、哀恸的灵性自省也会反映在我们的言语行为、待人接物上,和“假冒为善”的人截然不同,我们的伦理标准应高于“罪人”的伦理观,耶稣特别举出几方面:
a. 论爱仇敌(路6:27-36)
b. 论断人与被论断、善人与恶人(路6:37-45)
c. 听而不行和听而遵行(路6:46-49)
既然强调两个不同群体,那么耶稣教导的是哪一个群体?
2. 教导的对象
a. 门徒(路6:20:“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
b. 听道的人(路6:27:“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
这篇讲论是给所有愿意听,甚至接受相信耶稣的人。
3. 讲论的方式──以树结果子比喻人生命的善与恶
什么样的树就结出什么样的果子,所以好坏两种果树,必然结出好坏两种果子,因为果子是树木生命的表现,就如人的善恶都是出于内心,然后在表现于外,特别是口里所说的,耶稣借此比喻说明一个生命败坏的人,怎能尝试去改变别人?其实他自己的生命应该首先被改变,不然他就是一个“假冒为善”的人。
思考:你内心里是否常有一些恶念?哪方面的?为什么会有恶念?请为此祷告,求主帮助!
经文解释:
1. 你的心房积存什么?
耶稣的这句教导中,提示人有善恶,而这善恶是从他内心所积存的发出来,可参考:
吕振中译本:“善人由心里的善之库房拿出善来;恶人由邪恶之库房里拿出邪恶来;因为是由于心里所充溢的,他的口就说出来。”
现代中文译本:“好人从他心里头积存的善发出善来;坏人从他积存的恶发出恶来。一个人的心里充满着什么,嘴就说什么。”
a. 心如库房
吕振中译本“善人由心里的‘善之库房’”,原来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库房,端看我们日常放什么进去、又积存了哪些东西?
i. “心里/库房”
这词汇在旧约的智慧文学中乃用来描述人“内心的宝库”,如箴8:21:“使爱我的,承受货财,并充满他们的‘府库’”
耶稣在此提醒人内心犹如库房,既然是“库房”就有收藏、积存的功能。
ii. “存”有“积存/累积”的意思
(1) 用以收存财物和珍宝的地方,如首饰盒、保险箱或其他的容器。
(2) 库房、宝库、仓库
(3) 财宝
旧约智慧文学形容这心之库房,是用来积存珍宝的,如:
箴2:4:“寻找它,如寻找银子,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
箴21:20:“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愚昧人随得来随吞下。”
而在路加福音中,耶稣更清楚指明人的内心库房所存的,必须是属天的财宝,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路12:34)
b. 检测心灵库房
今天我们心灵库房是否用来积存珍宝?又或者收藏垃圾、罪污?
或者,你看为珍宝,但神又是否看为珍宝?
如何测验内心库房所积存的是珍宝又或是糠秕?
从他心里“发出/拿出(来)”
这词汇有“导致、产生”的意思,也就是内心的库房贮藏的,自然会透过他的言语行为而显示出来,如箴10:32:“义人的嘴能令人喜悦;恶人的口说乖谬的话。”
思考:你的心灵库房常常装满什么?忧虑、恐惧、埋怨又或者是信心、盼望、爱?
2. 心灵库房的功效
究竟我们的心灵库房储藏的是否为神所喜悦的珍宝,其实从我们的言语行为即可知道,耶稣提及有两种人:善人/好人(现代)及恶人/坏人(现代),但善与恶如何评判?何为善?何为恶?
a. 心灵的善与恶
善与恶这两个词汇有以下含义:
i. 善
(1) 优质的──有用的,有益的,好东西、财物
(2) 极有价值、优点的──有好处、有帮助的,好行为
此处的善,就是本质是好的、有益处并有用,眼可见的就是有好行为。
ii. 恶
(1) (道德社会上没有价值的)邪恶的、低贱的、堕落的
(2) (品质有缺陷)没有价值(太7:17)
此处的恶,在本质上就是邪恶的、堕落的,特别是在道德上的败坏,这样的人所做的自然没有益处。
耶稣指出人之善与恶乃是看内心,而由内心又产生外表言行,也就是有诸行于内,必形于外。
其实,在此耶稣是用了“树与果子”的比喻(路6:43-45)来强调心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b. 树与果子
路6:43-45:“‘因为,没有好树结坏果子,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它来。人不是从荆棘上摘无花果,也不是从蒺藜里摘葡萄。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i. 果子
旧约中,“果子”可以指一个人的行为(箴1:31)或说话(箴13:31),所以这比喻的中心思想就是:
“一棵树所生产的果子种类,在乎这棵树的品质;同样的,一个人的言行也在乎这个人的内心或本质。”
耶稣在这个比喻中使用无花果和葡萄两种果子,也具有更深一层的含意,因为“树与果子”也可应在上帝子民这个群体上。
ii. 无花果
旧约中,耶利米先知(耶24:1-10)曾以“两筐无花果”代表犹大人。
耶24:5:“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
耶24:8:“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犹大王西底家和他的首领,以及剩在这地耶路撒冷的余民,并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都交出来,好像那极坏、坏得不可吃的无花果。’”
iii. 葡萄
旧约中,以赛亚和耶利米两位先知都曾以“葡萄园”描述上帝的子民(赛5:1-7;耶12:10)
赛5:7:“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
要留意的是,先知在预告上帝将会审判他的子民时,同时引用了无花果和葡萄这两个隐喻:
耶8:13:“耶和华说:我必使他们全然灭绝;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果子,叶子也必枯干。我所赐给他们的,必离开他们过去。”
而路加也使用“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比喻去形容上帝的子民将要面对的审判(路13:6-9)
果树按时结果子,若不结果子就表示这棵树出问题,所以一个人善恶必从他的言行展露,而门徒须警惕的是,需有好果子也就是好见证产生,所以紧接着路6:46-49耶稣就以“盖房子的根基”的比喻作为平原宝训的总结。
思考:信耶稣后,你的生命有那些改变?结出哪些属灵果子?
3. 心灵库房的价值
路6:43一开始的“因为”,这连接词表明树与果子的比喻和上文耶稣对假冒为善的人的批评有关联,也就是人如果要口出善言并行出善行,必须要先洁净自己。
但问题是如何洁净自己?如何能在心灵库房里积存属灵珍宝?
消极──不做假冒为善的人
耶稣以两个比喻──爱仇敌(路6:27-36)和论断人(路6:37-42),说明怎样的人是假冒为善的人。(路6:42)
a. 假冒为善
在路加福音则出现三次(路6:42,12:56,13:15),马可福音一次(可7:6),但在马太福音中是一个常用的重要词汇(如太6:2、5、16,7:5,15:7等)。
i. 在希腊文学中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
ii. 七十士译本中,这词只用来描述“不虔敬的人”(伯34:30,36:13)。
iii. 新约中的假冒为善,是指那些里外不一致的人,表面看起来行为纯正,但内心却充满污秽(太23:25-28)。
路6章里的“假冒为善的人”,就是那些自以为义并论断他人的人,耶稣形容他们为“瞎子”(路6:39)、“眼中有中有梁木的人”(路6:41-42),这些人的问题出在他们的内心库房积存的恶,所以要结好果子就要从内心做起。
箴4: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译: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b. 遵行主话
树与果子的比喻谈到生命本质问题,而两种根基就具体提出如何建立良好的生命──就是遵行主耶稣的教导。
这比喻中同样有两个群体,一个口里称呼主,但却不遵行主话的人;另一个视听而遵行的人。
耶稣提出挑战,人们听见祂的教导之后,必须要选择做一个行道的人,否则会像根基不稳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也像一棵树可能结不出果子,更可能结出坏果子。
思考:你在遵行主的教导上有什么经历和见证?有什么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