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李重恩

Loading Player...

1. 约伯的三位朋友,得悉约伯的遭遇之后,特地相约前来安慰约伯。当有朋友遇上患难时,我们应有的态度。

2. 约伯的三个朋友来探访的头七天的情景。
2.1. 约伯的朋友们得知约伯所遭遇的事,便不惜从各地,千里迢迢,相约来到探望约伯。
2.2. 约伯的三个朋友的背景
2.2.1. 是尊贵而又有智慧的人。
2.2.2. 提幔在以东地的格言中,表示有智慧的地区。(耶49:7)
2.2.3. 书亚族和拿玛族都位于东方国家。(创25:2,6)
2.2.4. 东方国家是表示有高度智慧人的国家。(王上4:30)

3. 三位朋友看到约伯,认不出他来,十分悲伤。他们面对一个受苦者,表现出五种态度。
3.1. 首先放声大哭:没有隐藏本身的难过,释放地大哭起来。
3.1.1. 一般人面对受苦的人,往往很害怕,不知说什么;怕更使人难过,用逃避的方法,假装不知,故意说别的话来隐藏自己的不安。
3.1.2. 受苦者在受苦时,更需要别人的探望你可以不发一言,可以与受苦者一起大哭,但不能假装不知情,见面时说三说四,却不提受苦者的苦难。
3.1.3. 约伯的朋友们并不回避所见到的苦难,他们的大哭,坦率地表达他们对约伯的关心、同感,这种态度,才能真正安慰受苦者的心情。
3.2. 撕裂外袍:当时表达悲伤的行动
3.2.1. 通常除了撕裂外袍,还会披上麻布,表示在神面前谦卑。
3.2.2. 约伯朋友们的行动,表示他们认同约伯的苦难是来源于神,与约伯一起在神面前谦卑,与约伯一起祈求神的怜悯。
3.2.3. 在别人受苦时,不要急于发言,或是去教训受苦者,或是用一些自以为有用的安慰言语去安抚受苦者,而是安静地陪伴他,与他在一起。
3.3. 把尘土向天飞扬,落在自己的头上:
3.3.1. 对友人遭难的悲哀反应。
3.3.2. 认同约伯的苦难,愿意与他一起受苦。
3.4. 静坐七日七夜
3.4.1. 七日七夜是当时举哀的日期。(哀2:2)
3.4.2. 朋友视约伯当时甚至以后的人
生,如同死人一般,以吊丧者的心情为约伯悲哀。
3.4.3. 朋友的态度真诚,在悲伤中与约伯一起看未来,觉得约伯的前途可能是一片黑暗,为约伯以后的人生而静静坐着。
3.5. 并没有向约伯说出一句话
3.5.1. 据当时传统教导,若受慰者未发一言,慰问者也不得出声。
3.5.2. 这三位有智慧的友人,为表明他们对约伯的深切同情,都保持着缄默。
3.5.3. 作一个真正安慰人的使者,将基督温暖的爱带给别人。

4. 受苦者约伯的心境(伯3:1-19)寻问生存的意义
4.1. 约伯咒诅自己的生日(伯3:1-10)他恨不得那日并不存在,免得面对今天的苦楚。
4.1.1. 约伯首先打破沉默,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藉此来抒发他内心的哀痛。(伯3:1)
4.1.2. 约伯咒诅怀胎的那夜和出生的那日。怀胎的那夜没有人知晓那真正的时间,出生的那日是人所共知的。(伯3:2-3)
4.1.3. 约伯深愿神不介意这日是否存在。(伯3:4)
4.1.4. 不如将这日在日历上取消它,不算在月中,完全废除取消,没有这日,这样便没有了今日的他。(伯3:5-6)
4.1.5. 一个婴孩的出生,带来一家人的欢乐;但约伯愿那日不存在,他期望那日根本没有生育的,而他也不会是出生的那婴孩。(伯3:7)
4.1.6. 约伯回到现实,虽然愁烦与痛苦,也必须面对今日的患难。(伯3:8-10)
4.2. 约伯追问生存的意义(3:11-19)面对今天的苦境,他认为死比生更好。
4.2.1. 约约伯一连问了四个“为何”(伯3:11-12)约伯当日在一连串的过程中,顺利地出生,且长大成人。但他的痛苦使他向往死亡。
4.2.2. 约伯认为,死亡为一切惆怅苦痛的解脱(伯3:13-19)无论是君王、是谋士、是王子、是死胎、是困乏人、是被囚者、是奴仆,都可以在死亡中得到释放,享受安息。

5. 当落在苦难中
5.1. 容许自己或别人,有多点时间、空间,去询问人生根本的问题。
5.2. 不要急于给答案,也不要急于去逃避痛苦,而是如约伯一般,发问、思索、质询,真诚面对痛苦。
5.3. 正视苦难的存在,并去寻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