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新约历史事件:教会发展的分水岭──耶路撒冷会议(徒15:1-35)

1. 耶路撒冷会议产生的经过
徒14:26-28记载,保罗和巴拿巴第一次宣教旅程之后,回到了安提阿教会汇报。这时候,有几个从耶路撒冷教会来的信徒,有机会在安提阿教会中传讲信息,但他们所讲的引起争论,因为他们说外邦信徒必须遵守摩西的律法接受割礼,成为神的子民,如此才可真正得救!这并不符合救恩的真理,故引起保罗和巴拿巴的反对,和他们大大的辨论。
这些人是不是基督徒呢?他们可能是徒15:5所说的法利赛教门的人,虽然信了主,但仍然遵守摩西律法,以犹太教为生活的模式,甚至认为遵守律法是人在神面前蒙拯救的先决条件,所以他们坚持外邦信徒要受割礼才得救。这个问题不仅困扰安提阿教会,也造成耶路撒冷教会的纷争。
为了解决有关救恩真理的争论,于是安提阿教会就派了保罗和巴拿巴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这就是耶路撒冷大会的起因。

2. 会议的过程
徒15:4-22记载了耶路撒冷教会的会议过程。首先是欢迎保罗和巴拿巴的一般性聚会,在这聚会中,保罗和巴拿巴报告了神透过他们在外邦中传福音的事工(徒15:4-5),而当时有法利赛教门的信徒,提出要外邦信徒遵守律法、收割礼的观点,以致引起众人辩论。
接着是全教会聚会期间,领袖们聚集在一起开会(徒15:6-11),为了平息纷争,为了能有一个定论,彼得就在会中分享神透过他传福音给哥尼流一家的事(徒9章),印证神已接纳信主的外邦人。并不需要他们遵守律法才称他们为义。犹太信徒不应该将自己都难以背负的轭,也就是自己都难以完全遵守的律法担子,加在外邦信徒的身上。
彼得也提醒会众,如果要外邦信徒遵守律法才可以得救,就是试探神,因为这是在质疑人得救不完全是靠神的恩,而是要靠人守律法的的行为,这与大家所领受的救恩真理是相违背的!听完了彼得的讲论和见证,众使徒、长老和会众们又再开会(徒15:12-22),让保罗和巴拿巴有机会再次见证神在外邦人中的工作,证明神实在是恩待外邦人。

3. 会议的结论
最后,雅各(主耶稣肉身的弟弟)为众人的讨论下了一个结论,并定出准则。雅各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之一,可能也是这次大会的主席。他的准则主要是针对外邦信徒,就是要犹太信徒不要为难外邦信徒,要他们遵守摩西律法或是接受割礼,将重担加在他们身上,只要外邦信徒禁戒四件事就行了。就是禁戒偶像的污秽、奸淫、吃勒死的牲畜和血(徒15:20)。
禁戒偶像的污秽是指不吃拜过偶像的祭肉,避免了参与偶像祭拜的嫌疑,也免得影响弟兄姐妹的信心。禁戒奸淫也是特别针对外邦信徒,因为当时的希腊文化相当开放,认为奸淫这是无关紧要,而且在一些异教祭拜礼仪中常有性行为的活动,所以雅各要特别提醒外邦信徒小心这事。至于不可吃勒死的牲畜,这是因律法明文规定不可吃血,而勒死的牲畜因还有血在肉中,故不可以吃。
这四件事有三件是关于饮食方面,其实是权宜之策,方便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的相交,而禁戒奸淫是防止教会因外邦信徒的加入而使道德标准下降。

4. 会议的影响和发展
徒15:22-30记载,耶路撒冷教会就拣选了两位弟兄──犹大和西拉,他们是信徒中的领袖,将写着大会的定论及对外邦信徒的勉励,和对他们两位的推荐的信,和保罗及巴拿巴一起到安提阿教会。
将会议定论通告外邦教会的使者也是特别甄选出来的,表示众使徒和长老并会众对这次会议的看重,也表达耶路撒冷教会对外邦教会的尊重,及推行会议定论的决心。
徒15:31记载外邦教会接到耶路撒冷会议的通告的反应:“众人念了,因为信上安慰的话就欢喜了。”这是一个美满的结局,不但能帮助外邦信徒不随便受错误道理的影响,也帮助外邦信徒知道该怎么作。最重要的是,因着耶路撒冷会议,带来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