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宋朝时,有一个穷读书人叫潘大临,在他写给朋友谢无逸的信中,有这样的话:“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这段文字的意思是:秋天到来之后,自然界的景物,样样都可作为写诗的绝好材料。昨日无事,靠在榻上养神,听到从丛林中发出来的风吹雨打的声音,美妙极了,立即起身提笔,在墙壁上题诗:“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写了第一句,忽然催收房租的人拍门进来,就此将我的诗兴败坏了,所以只能将这一句寄给你看。
写文章,有时确有所谓“灵感”。像潘大临那样正得佳句,忽为催租人所扰,那是多么煞风景的事!正因为“满城风雨”四字含义丰富,形象深刻,虽然仅此一句,也还是永远为后世人所应用,拿来形容一件事发生后,众口喧腾,骚动不安的情况。
灵训:耶稣既进了耶路撒冷,合城都惊动了,说:“这是谁?”(太21:11)
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是骑着驴驹,在众人高呼“和散那”声中荣耀的进入。根据圣经的记载,当时造成满城风雨,因为“合城都惊动了。”(太21:10)群众所盼于耶稣者,是预期他将拯救他们脱离罗马的殖民统治。为了眼前的利益把耶稣偶像化,悲哀的是,他们不知道耶稣来的目的,正是要推翻功利主义,净化人心,改变人们虚伪的宗教与盲目的卫道,使人进入永恒之境。当这些盲目的人群发现达不到目的时,就把他钉十字架,前后不过五天而已。呜呼!人心善变莫此为甚。
主耶稣以凯旋的姿态被拥进圣城,却以赴义的精神勇敢的走向十字架的道路,在欢呼声中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却在十字架上完成旷古的功绩,即救赎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