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经文:太11:28-29,12:5-14

神定安息日的本意虽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法利赛人早已把安息日变成一些条规和限制,例如安息日不可医病、不可收割(掐麦穗是收割的一种方式)、不可生火等许多的定规,拉比的口传律法为安息日定了三十九种不可做的活动,显然这些繁复的定规已经成为安息日的轭,而不是释放。如今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的事件,则为安息日的争议揭开了序幕。

对于法利赛人安息日的质疑,耶稣除了引证旧约的经文来说明门徒所作的并无不当之外,并进一步为安息日的本意作了三个结论,这三个结论正是解开安息日真义的三把钥匙:

第一,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12:7)。这句话引自何6:6,意思是神所看重的和当时犹太人对神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异,或说犹太人对神的喜爱有很大的误解。犹太人以为神喜爱人的祭祀,因为祭祀是律法的定规,是人对神的敬拜,但是他们不明白,神真正看重的是人,而不是这些宗教的仪文。固然这些献祭的礼仪都是神所定规的,但若仔细查究神的律法,必然看见神所有的定规都是为了人──让人可以行在神的正路上,因着敬畏神而远离恶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让人可以彼此相爱。所以说:“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爱人就是对人的怜恤,是神所喜爱的。

就以赎愆祭为例,看起来赎愆祭是献祭给神,但是献祭之先要去补足对人的亏欠(利6:1-7)。耶稣也提醒门徒:“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5:23-24)献礼物就是指祭祀,而去与弟兄和好就是出于对人的怜恤,因着神喜爱怜恤胜于祭祀,若献祭失去了对人的怜恤,那么这个献祭并不蒙神的悦纳。

总结律法的精神就是“以神为尊,以人为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律法是要人敬畏神,但敬畏神的实质是活出爱人的见证。就如耶稣在回答那个律法师的问题时,说:

“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可12:29-31)

若是从这句话去理解安息日的条例,自然就明白什么是神所要的。安息日的仪文如同祭祀的礼仪,若是只注重安息日当守的规条,而失去了对人的怜憫之心,这并不是神所要的。如神借着先知以赛亚对选民的提醒:

“他们说:我们禁食,你为何不看见呢?我们刻苦己心,你为何不理会呢?看哪,你们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为你们做苦工……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赛58:3-6)

犹太人的禁食就是表达敬虔的一种方式,可是若只注意在神面前的敬虔,却忽略对人的怜恤,那么这个敬虔是毫无果效的,当时法利赛人的错误就是只看重仪文上的敬虔,而忽略怜憫人的实质。

第二,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耶稣进一步解释神设立安息日的目的:安息日是为人,而不是人为安息日。就原本安息日的条例来看,确是如此,神要人在安息日释放他们所有的仆婢、牛、驴,使其可以歇息、舒畅(出23:12),这是“为人”的设计,而不是为礼仪的设计。然而,当时犹太人的做法刚好颠倒过来,处处以礼仪为中心,反去限制人的释放,这恰好就是“把人当作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第三,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可2:28;路6:5)。耶稣为安息日的争议下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这句话显然又有两个层次的意思,首先是呼应前面讲过的,“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祂就是使人可以得安息的那一位。其次,祂就是犹太人在安息日应当顺服、敬拜的那一位真神。祂对安息日有绝对的诠释权,也有绝对的使用权。

犹太人的荒谬在于不仅误解了神设立安息日的意义,反过头来限制这位设立安息日的神,祂可以任意使用安息日的权力。这样的一种态度,怎不让这位安息日的主摇头叹息。

所以耶稣为安息日所下的三个结论,为安息日的真义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第一,论神的在意:祂在意人的困苦远过于律法的仪文;
第二,论神设立安息日的目的:为的是人可以得着释放;
第三,论耶稣就是安息日的主:祂是安息日的诠释者,人应当顺从祂的做法,而不是抵挡。

二、神迹的解析

对于背景经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现在我们要进入主在安息日治病的场景中,去体察这神迹的意义。

1. 犹太人的窥探

经过安息日的辩论之后,犹太人要进一步窥探耶稣在安息日如何行。也许是在上一次关于门徒于安息日掐麦穗的辩论中,他们虽无法反驳耶稣的解释,但是这些刚硬的犹太人,心里并未降服,所以他们一看见耶稣在安息日进了会堂,立即要窥探耶稣会不会行一件事,是绝对违背安息日之条例的。这“窥探”一词,反映出犹太人的不良动机,如同后面所说的“意思是要控告耶稣”。当这些犹太人的心已经歪了,那无论耶稣作什么,他们都有敌对的理由。

2. 两个伦理的思考

整合三卷福音书的内容,可以看见,面对犹太人的不良企图,耶稣反过来丢给他们两个关于安息日的伦理问题,要他们思考:

a. “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可3:4;路6:9)

b. “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太12:11-12)

这两个问题,实在是切中犹太人偏差的要害。就新约圣经所一直呈现出的犹太人安息日观,可以看见,他们所遵守的安息日法则,完全是以规条为中心,犹太人对安息日的思维,就如耶稣在前面所指出的“人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因为他们所看重的,不是你的病是否得医治,乃是你在安息日有没有拿着褥子走路;不是你在饥饿的时候,是否得着食物,乃是你有没有在路上掐麦穗……可是,耶稣的这两个问题,却是颠覆性的思考──究竟安息日的价值是在于人,还是在于日子?主进一步要他们从人的价值去思考这件事,人比羊何等贵重!这是一个从根本去思考问题的原则。

就如那“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中,为什么路过的祭司和利未人,竟然对那个受伤的人如同视而未见?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们要赶着去圣殿事奉,他们把“事”放在“人”的前面,特别是,若这个事又和“敬拜神”有关系的时候,更是觉得应该是第一优先。其实这种思维的模式,今天的教会也常重现。事实上,人才是一切价值的核心,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他是耶稣心中的最优先,这是从旧约以来,神一切启示的核心信息,例如:“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12:7);“神爱世人……”(约3:16);“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5:14)……这些经典的经文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以人为重”的信息,人是神关爱的对象,也是人需要关爱的对象。进一步说,耶稣的道成肉身、舍命十架,都是为着救人;耶稣容许污鬼进到两千头猪的里面,是因祂看见人的价值,因而轻看了猪的价值;为什么一百只羊,走失了一只,要把那九十九只放下来,去寻回走失的那只羊?因为任何一只羊主都看为宝贵。

然而,犹太人可以为掉在坑里的羊开一条出路,容许人在安息日把它拉上来,对于人的需要却是毫无弹性可言,即便是在性命交关的时刻也是如此,他们这般地误解安息日的本意,实在是叫主叹息。

3. 旧约对安息日的解释

耶稣的辩证并非无理,因为旧约对于安息日的启示本就是“以人为重”,只是犹太人在传统的潜移默化之下,完全偏离了神设立安息日的本意而不自觉。请看以下的经文:

出23:12:“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
申5:14:“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并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安息。”
申5:15:“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赛58:6-7:“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

前面两处经文显示(出23:12;申5:14),神设立安息日是为着让人可以歇下自己的劳苦,使身心得着舒畅。这个恩典是没有尊卑的分别,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享受,甚至对牲畜也是如此。这样的条例充分的显示出神怜憫的心肠,特别是对那些弱势者如仆婢之类,他们需要神定规这个日子,使那些主宰他们时间的主人,没有任何的借口。

在申命记5:15,神进一步解释祂赐下安息日的另一意义──记念他们脱离了为奴的生活。因为安息的意义就是由为奴的光景得释放,所以他们要善待奴仆,使他们在安息日也可以得释放。

赛58章前半段看起来是讲禁食的态度,(后半段讲守安息日,赛58:13-14)但其中的内容显然也包含了守安息日的态度。莫德认为58章是在讲神子民安息日的生活,这从以赛亚书的结构来看是合理的,也符合神在申命记中对安息日的解释──神救以色列百姓脱离为奴的生活。总之,安息日是叫人得释放,让受欺压的得自由,让贫穷的人得到眷顾(这些就是耶稣所谓的行善事)。由此看来,耶稣所行的医治,完全合乎安息日的精神和神的本意。

4. 安息日的释放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犹太人用沉默来回应主的问题(可3:4),因为他们既无法辩驳,又不愿意弃守犹太人的传统,所以只好用沉默以对。这是人心的刚硬,不愿意降服在真理的面前。耶稣只好下一个结论──安息日行善事或是救人的性命是可以的,其实这些才是安息日的积极意义。接下来,耶稣用行动来证实祂所传的道,让这枯干一只手的人全然得着医治。

对这枯干一只手的人来说,这是他生病以后第一个真正的安息日。路加福音记载这个人枯干的是右手(路6:6)。右手是大多数人使用的便利手,若是右手枯干了,他大部分的活动能力就失去了。试看一个右手中风的人,他的行动何等的不便,处处要人协助,所以这只枯干的手,就是他的重担之源;对一个时时背负着重担的人来说,安息日成为一个虚无的日子。可是,当耶稣释放了他的右手,他的重担被挪去了,他可以真正享受安息日的美好,这是多么美好的医治!令人更讶异的是,这些法利赛人却看不见这医治的美好,竟出去商议要除灭耶稣。这是何等的心态,说明了他们完全不懂得安息,也不明白安息日的真义。因为在这释放人的日子,他们同心商议要做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