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利法积极地劝勉约伯仰望神的怜悯,并且认为约伯的受苦是有积极的价值,倘若约伯接受神的管教,之后必定再得着神的祝福。(伯5:1-27)
2. 以利法继续用他所见异象中的原则来讲论。
2.1. 质询约伯到底想要到哪一位面前(伯5:1)请约伯直接转向神。
2.2. 以传统的思想,用一句谚语来说明神报应的原则,借此责备约伯悲叹所表现的愚妄,并指出犯罪者的悲惨收场。(伯5:2-5)
2.2.1. “愚妄人”指骄妄,犯罪得罪神的人;
2.2.2. “痴迷人”指一种智力与意志薄弱的人,随意犯罪而不自觉。
2.3. 人的本性(伯5:6-7)
2.3.1. 人被造出于泥土,不是属天的。
2.3.2. 人本性是软弱有罪的,而有罪的人如此结局正是意料中事。
2.3.3. 当患难临到时,不必感到惊奇,或以恼怒愤恨来发泄,因为这是自然的事,如同火焰必散发火星一样。
2.4. 以利法自己若有约伯的遭遇会有的反应(伯5:8-16)
2.4.1. 以利法认为自己会有和约伯相反的反应。他不单不会疑问神的公义及自己无辜,反而会仰望神的怜悯。(伯5:8)
2.4.2. 在以利法的经验里,神过去的作为中,祂行事奇妙,赏善罚恶。(伯5:9-15)
2.4.3. 以利法强调义人与恶人的区别,义人应用信心仰望神,暗示约伯,若他是恶人当及时悔改,痛恨前非,转向神,还有蒙恩的机会。(伯5:16)
2.5. 以利法帮助约伯以积极的态度看苦难的意义,受苦是福乐之源。(伯5:17-26)
2.5.1. 典型的智慧文学的口吻。
2.5.2. 苦难是来自神的管教,若约伯肯顺服在神管教之下,必再得神的祝福。
2.6. 以利法要求约伯“听”他的话(伯5:27)以智慧者教训的口吻对约伯说,以上的话是他已经过仔细考察,要求约伯去听,并知道这是与他自己有益的。
3. 约伯的问题是为何受苦的人仍要活着。
3.1. 理性地分析黑白分明的原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讲论,对约伯来说不中用。
3.2. 对于在受苦中的人要说些什么才是真正的帮助?
3.2.1. 不要以教导者的高姿态,说人人皆知的真理,以免增加别人的羞辱,甚至有落井下石之嫌。
3.2.2. 真正的关怀者,应当用爱、聆听、接纳、慈悲来慰问受苦者。
4. 约伯听过以利法的话之后的回应(伯6:1-13)
4.1. 约伯的独白(伯6:1-7)
4.1.1. 自己的烦恼比海沙更重,并承认自己的言语急躁,即说话冲动,带有恼怒,十分激动。(伯6:1-3)
4.1.2. 自己的苦难是神的惊吓(伯6:4)不认为自己所受的苦难,如以利法所说是神的管教,反倒认为是神像敌军般惊吓,要摆阵来攻击他。
4.1.3. 约伯表示需要朋友,但朋友却使他失望。(伯6:1)朋友说话淡而无味。约伯比喻自己如牛驴般需要食物,但却不如牛驴得饱食;本来需要朋友的安慰和支持,但结果令他失望。
4.2. 约伯个人的盼望(伯6:8-13)
4.2.1. 约伯重复他在伯3中的悲叹。(伯6:8)
4.2.2. 约伯的盼望,是求神将他“压碎”(伯6:9)求神把他剪除,除去他的生命。
4.2.3. 约伯再次求死是因为他没有违弃神的话(伯6:10)没有“违弃”,即没有将真理掩盖起来,神的言语影响着他的生活,对自己所做的非常自信。
4.2.4. 约伯求死,亦因为他再没气力支撑下去。(伯6:10)
4.2.5. 约伯惟一盼望的仍在乎神:惟有神是赐生命,并叫人得偿所愿的主宰。
4.2.6. 约伯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伯6:11-13)不是超人,在痛苦中他会感到痛苦,在绝望中他会感到心力虚弱。
5. 约伯在苦痛中对神的态度
5.1. 没有对神不敬,也没有怀疑全能者的存在性,更没有因此而当面弃掉神。
5.2. 约伯虽然不明白在他身上的遭遇,也不知道神为何如此容许苦难临到他身上,但他接受,并坚持神仍是他的主宰。
5.3. 他在神面前然地将自己的盼望说出,没有威迫神要听他的愿望,只祈求神应允他惟一的心愿——求死。
6. 反省我们在苦难中对神的态度
6.1. 当似乎失去了一切从神而来的祝福时,我们的信仰会立刻受到考验。
6.2. 真正爱神,还是只爱神的祝福?没有了一切的祝福,神是否仍然是你的神,是否仍然相信神掌管一切,是全地的主?
6.3. 用属灵的眼光看事物,虽有许多事不明白,仍用信心交托给神,让祂作主。
6.4. 如约伯一样,苦思自己有何罪行。在神面前谦卑地认罪悔改,并祈求神的医治与安慰再一次临到;若你一再反省,都不明白苦难的源头,你也坦然地向神自白,祈求神怜悯,使撒但的诡计不会得逞,帮助你仍坚心倚靠祂,直到苦难结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