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传12:1-14
钥节: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作这是众人的本分)(传12:13)
前言
我们进到第16讲,也是最后一讲,题目是“记念与敬”。上一讲我们谈论要勤劳工作,也要懂得及时行乐。到本书的最后一章,传道者的劝勉是:人要记念上主,要敬畏神。
1. 经文透视:传道者的体会
面对死亡以先,先为创造主而活(传12:1-7)
在这个段落有很多部分都描述了身体的衰残,而当中作者用了很多的比喻来形容。
这段落一开始作者就提到“衰败的日子”,他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衰败的日子”是指我们都会老去的。接着在第7节,他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12:7)指着死亡要临到。我们本是由麈土造成的,终有一天我们的肉身要归回地上去,而我们的灵就回去神那里去。首尾呼应,都提到死亡、衰败。按传道者所指在死亡之先,生与死的中间,我们要为主而活。
传12:2-6就是劝勉。面对将会衰残的身体,我们要怎样警醒?在这里,作者用了很多字句描述身体衰残,当中有直接的描述,也有以比喻来表达的,可参考下表:
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 | 目光模糊 |
雨后云彩反回 | 意气消沉 |
看守房屋的发颤 | 两手发抖 |
有力的屈身 | 弯腰驼背 |
推磨的稀少就止息 | 牙齿剥落 |
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 | 患白内障 |
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 | 丧失听力 |
雀鸟一叫、人就起来 | 浅眠易醒 |
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 | 歌喉不再 |
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 | 怕出远门 |
杏树开花 | 头发变白 |
蚱蜢成为重担 | 身软弱 |
人所愿的也都废掉 | 性欲消退 |
银炼折断,金罐破裂 | 灵魂出窍 |
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 肉身死亡 |
总意就是一个人进入老年阶段,年轻不再,身体各方面都衰退。 |
传道书的总意:接受教导,要敬畏神(传12:8-14)
在这段落,作者又再重复:“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8)他接着说:“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传12:9)不单传道书,箴言书也有许多篇幅都是所罗门王的箴言。因此,他强调自己的著作是“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是凭正直写的诚实话”(传12:10),所有的劝勉都是很认真的,丝毫也不随便。
传道者不但指出自己是传道书的作者,也重申自己是一个智慧人,形容自己的言语“像刺棍”(传12:11),以说话督责人,使人归正。所罗门年轻的时候,神曾向他显现,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就求神赐他智慧(见王上3:5-9)。所以,他以智慧人自居。
跟着,他又以“会中之师”(传12:11)自居,负责号召众人聚会,他的教训像“钉子”,正如新约保罗所说教训是依循标准,教导人学义的。最后,他形容自己是“牧者”(传12:11),说自己所说出的教训“都是一个牧者所赐的”(传12:11),强调自己的教训是神所默示的,是从牧养的角度出发。
最后,传道者劝勉人要在有限的日子敬畏神。在上一讲,传道者已提醒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敬畏神,记念神,要有所行动,别等到年老身体衰败(像传12章所描述的图画)才说要敬畏神,记念神。
无论怎样,人在死亡之先,要懂得敬畏神,记念我们的创造主。传道者的教导充满智慧,既有着教师的身分,也有着牧者的心肠。
2. 讨论引伸
记念造物主
不管你是古代人或是现代人,人生是一个过程。若神恩待,我们可以进入老年期,那么,人到年老,身体衰败日子必然临到。如果你正处于青年期或壮年期,不知道你否想过自己老大后会变得怎样?
传道者在传12章花了很多篇幅去描述人到老年的情况。每个人的年老光景都不一样,有些人未进入老年期已失去健康,有些人虽然年纪老迈仍很健壮。但是,传道者不紧要表达肉身生命的衰老情况,而是提醒我们当珍惜所有的日子,要懂得在日光之下享受生命;我们更应当顾及灵性的生命,珍惜跟创造主的关系。我们这些活在新约的人,更要记念我们的救赎主耶稣,借着与救赎主的关系,我们更要懂得敬畏神。
敬畏与审问
我们念完整卷传道书,不知道你有否觉得在所罗门笔下的神比较严厉,就像一个审判官。在新约,我们的神当然也是一个审判者,不过因着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代赎受死,罪就得以涂抹。只要我们有错就悔改,神就怜悯施恩。所罗门所面对的神是一个审判的神,但这只是神的其中一面。对我们来说,神既是审判的神,但也是赐恩的神。
所罗门面对的神是一个严肃的神,是会追究责任的神。不过,神也有慈爱的属性,他有恩典,也有怜悯,是一个赐恩的神。所罗门想到神的审问,就提醒我们在日光之下,要敬畏神。有人说,若有人认识神,却不与神深交,只跟“一般的启示”去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所得出的结论,大概就会像传道者那样。我们活在新约的人,已经认识主耶稣,眼界就应当与传道者不同了。
总结
传道书常常提到“虚空”,一共有三十七次之多。“虚空”是指出生命的短暂,像“一口气”而已,无论我们多有智慧,也不能抓得住。生命很快就过去,令“虚空”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世上太多不公义的事情,是人不能完全明白、不可理解的。这是传道者面对“虚空”的体会。
全书有十二次对世情现象作出了“虚空”的结论,包括“享乐是虚空”(见传2:1-11)、“人的创作是虚空”(见传2:2-4)、“智慧是虚空”(见传1:18,2:12-16,9:13-15)、“辛劳工作是虚空”(见传2:17-26,4:7-8)、“人如动物是虚空”(见传3:18-22)、“为愚昧的动机而奋斗是虚空”(见传4:4)、“权位是虚空”(见传4:13-16)、“富有是虚空”(见传5:8-20)、“有福无法享是虚空”(见传6:1-12)、“善无善报,恶无恶报是虚空”(见传6:15,8:10-11、14)、“一分耕耘,无一分收获是虚空”(见传9:11-12),以及“尊者居卑位,卑者居尊位是虚空”(见传10:5-7)。
然而,传道者也有多次提到人面到“虚空”,要谦卑,因为实在有太多的事情人是“不知道”的,包括:
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
2. “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传6:12)
3. “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传7:14)
4. “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传8:17)
5. “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神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传9:1)
6. “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传9:12)
7. “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传10:14)
8. “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灾祸临到地上。”(传11:2)
9. “风从何道来,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这样,行万事之神的作为,你更不得知道。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传11:5-6)
传道者告诉我们,人生实有太多的事情是“不知道”的,因此人在神面前要谦卑,要心存敬畏。另一方面,生活上大小部分、智慧或愚昩、富有或贫穷、善恶、颠倒是非等等,都是短暂,没有意义的。
不过,我要强调,我们不要对传道书作出负面的定论。因为传道者看透人生,他发现如果人没有神,就只得犯罪的人生,只可享受“罪中之乐”。他用自己悔改的经历去劝勉人,要敬畏神。人若不知悔改,不敬畏神,就很可惜了!最后,请大家紧记,在日光之下我们要珍惜生命,享受神给我们的日子,也要谨守他的吩咐,敬虔度日。
反思问题
1. 世人一般怎样面对晚年?
2. 信徒又应当怎样面对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