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群体
利未记的献祭不单属个人,大多属群体献祭,由祭司代表献上予神。
利未记中五祭的希伯来文名称及意义
1. 燔祭:עֹלָה(olah),意为“上升”,象征祭物被焚烧,烟上升到神面前。见利1:1-17。
2. 素祭:מִנְחָה(minchah),意为“给予”,象征献祭者将礼物献给神。见利2:1-16。
3. 平安祭:שְׁלָמִים(shlamim)意为“和平”,象征着献祭者与神之间的和平关系。见利3:1-17。
4. 赎罪祭:חַטָּאת(chatat)意为“犯罪”,象征着祭物为罪孽赎罪。见利4:1-5:15。
5. 赎愆祭:אָשָׁם(asham)意为“亏欠”,象征着祭物为过犯赎罪。见利5:16-7:10。
利未记1-5章的五祭
1. 燔祭(利1:1-17)
目的:表达对神的完全奉献。
礼物:无瑕疵的雄性动物(公牛、公羊、公山羊、鸽子或斑鸠)。
仪式:将动物完全焚烧在祭坛上,包括宰杀、剥皮、切块、焚等步骤。
意义:代表献祭者完全降服于神。
2. 素祭(利2:1-16)
目的:表达感谢感恩。
礼物:植物(细面粉、油、乳香)。
仪式:将一部分面粉焚烧在祭坛上,其余部分由祭司食用。
意义:代表向神献上初熟果实和依赖神供应。
3. 平安祭(利3:1-17)
目的:表达与神的团契和对祝福的感恩。
礼物:无瑕疵的雄性或雌性动物(公牛、公羊、公山羊或羔羊)或植物。
仪式:将动物分成几部分,一部分焚烧在祭坛上,一部分由祭司食用,一部分与献祭者及其家人分享。
意义:代表神与献祭者之间共用的筵席,象征着和平与和解。
4. 赎罪祭(利4:1-35)
目的:赎清无意犯的罪。
礼物:取决于献祭者的身份(祭司、会众领袖或个人)。
仪式:将血洒在祭坛上,其余部分在营外焚烧。
意义:代表将罪从献祭者转移到动物身上,并需要赦免。
5. 赎愆祭(利5:1-19)
目的:弥补过犯。
礼物:公羊。
仪式:类似于赎罪祭,但一部分动物给了祭司。
意义:代表恢复与神的团契,并需要弥补过犯。
小结
1. 自愿祭与强制祭:利1-3章提到自愿献的祭——燔祭、素祭、平安祭;利4章-6:7提到强制献的祭──赎罪祭(新译作“洁净祭”)、赎愆祭(新译作“赔偿祭”)。
2. 次序:利1-5章已讲完五祭,但利6-7章再讲,只是次序不同,将平安祭放在最后(用来表达人与神、人与人美好的团契相交)。如此表达是由不同角度重点去记五祭。利6-7章是从祭司献祭的要求来写的。
平安祭中的摇祭与举祭(利7:28-36)
平安祭可献牛、羊或山羊。平安祭是一种感恩祭,表达对神的感谢和喜乐。摇祭与举祭是平安祭的一部分,表达了献祭者对神的感谢和敬畏。摇祭与举祭也体现了献祭者与神间关系,表示愿意将最好的献给神,承认神的权柄。平安祭献祭者可与家人朋友分享祭肉。利7:28-36提到摇祭、举祭。
1. 摇祭(利7:28-31)
定义:从平安祭中取下胸肉,在耶和华面前左右摇动,献给主为礼物。
目的:表示献祭者将最好的部分献给神,并感谢神的供应。
祭司动作:摇动祭物,并将其作为礼物收取。
与举祭的分别:取胸前表示感谢(利7:30)。
享用:归亚伦及子孙(利7:31)。
2. 举祭(利7:32-36)
定义:从平安祭中取下右腿,举起来在耶和华面前上下摇动,献上作为礼物。
目的:表示献祭者将祭物完全奉献给神,并承认神的权柄。
祭司动作:举起祭物,并将其作为礼物收取。
与举祭的分别:取右腿表示奉献。(利7:32)
享用:归个别供职祭司(利7:32)。
3. 摇祭和举祭的功能和现代意义
有利未记专家认为摇祭是神供及亚伦及子孙整体祭司家族的公用收入;举祭是神供及个别祭司的个别收入。如此分配,作用可防贪、防止祭司之间争竞。
总结
燔祭和罗12:1-2的灵训相通,都在献上自己给神。今天我们献上给神的是活祭。
利6:8-9:“燔祭要放在坛的柴上,从晚上到天亮,坛上的火要常常烧着。”提醒我们事奉的心要常常火热,不是一时三刻。
思考
重温每一种祭满足献祭者生命里什么需要。哪一种的祭所代表的东西你感到最难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