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的审判(18:1-24)
这里所指的当然不是地上的巴比伦,也不单是她所代表的约翰时代的罗马政权,乃是整个世界抵挡神、反抗神的势力,无论是政治、经济,这一切在末日都要被毁坏。整章第18章所用的,差不多都是讥讽性的诗歌体裁,使内容显得更加生动。风格方面则模仿了旧约先知书论到狂妄自大的列国,写出他们如何倾倒的哀歌。这种令人回味的笔法总结了过去论到不义之国必定灭亡的所有预言。有关巴比伦的预言和推罗的预言,分别见于以赛亚书、耶利米书和以西结书,这些预言似乎是约翰最喜爱的。
18章这首巴比伦倾倒的哀歌是整个故事的重要部分,也是故事的高潮。约翰使用以西结的记载,形容神的荣耀怎样在于新天地降临时充满神的殿,现在约翰用同样的意念来形容由天而降的天使的荣耀。
1. 对巴比伦的宣告(18:1-3)
18:1交代事情发生的次序,这个有大权柄的天使并不是17:1的那位天使,那位天使已经在施行审判了,这里出现的天使是刚从神那里来的,他掌握着“大权柄”,可能是指他有了特别的权柄去施行毁灭大巴比伦这样的审判。正因为他刚从神那里来,所以他脸上反映出神的荣光(参出34:29-30)。
这位天使用强而有力的声音大声喊叫:“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这里用了两次倾倒了,是一个表达肯定和一次就已成就的行动的动词,此话出自赛21:9。约翰毫不犹疑地混合了各种象征手法,因为他期盼读者透过旧约的预言经文来理解他的描绘。
18:2下的三句话都是形容巴比伦倾倒以后的荒凉情况,第一句是“成了鬼魔的住处”;第二句是成为“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第三句是成为“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使徒约翰所用的是象征性、代表性的话语,巴比伦所代表的是一个抵挡神的政权,所以整节经文的解释必须按照这个原则来决定,因此这是指出巴比伦要被污秽所充满。
18:3解释了原因是“因为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淫乱是指宗教方面的败坏和不忠心,烈怒的酒可以翻译为情欲的酒或者强烈情欲的酒,各国都因她的淫乱和情欲的吸引而被陶醉了,这是巴比伦倾倒的原因。“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所指的乃是那时地上的各国都要参与她抵挡神的行动。
2. 对神子民的呼召(18:4-8)
发出呼召的是另一个从天而来的声音,在旧约里,神曾多次呼召祂的百姓从犯罪的城中出来,与恶人分离;旧约所讲的,很多时候是指神的百姓要离开这些城市,但是在末世,神要惩罚整个世界上败坏的政权,所以百姓需要离开的,是这些城所代表的是反抗神、拜偶像,和一切败坏的行为和想望等等。神叫祂的子民离开那城,有一个双重目的,一方面是叫他们不要在罪恶的行动上有分,也不要在那城所受的刑罚上有分。
18:5形容那城“罪恶淊天”,那城是指敌对神的势力,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创11章有关巴别塔的故事。这个城罪恶淊天,神已经想起她的不义来。这是一个象征式、或拟人式用法,是旧约祷告中常用的话,譬如约伯求神记念他不过是神自己用泥土造的人;另外,神记念拉结,使她能够生育等等。
神并是把敌对祂国度的人忘记了,只是神的时间还没有到,所以没有行动,等到时候到了,神便想起她的罪行和不义,对他们施行审判。
启18:6-8解释了上文宣告的对罗马的审判。18:6的呼吁可以理解为对敌基督及他盟友的报复大军所发出的宣告。在旧约中,凡是敛财的人都要受双倍的报应,表示这是充足的报应。18:7则是罗马将要遭受的审判,与她的自我尊大、淫荡和骄傲相称。
罗马当时是世界的文明城市,全世界都要来拥护她、供奉她,她像皇后一样,不会有任何缺乏,不过这些妄自尊大是得罪神的罪行,也因着她的骄横、自负而受到了最终的审判。
18:8预言了罗马将有三种灾难,这些都是忽然之间临到她的,第一种灾难是死亡,这里应该是指瘟疫;第二种灾难是悲哀,是指着重大的天灾而说的;第三种灾难是饥荒。
3. 世人为巴比伦悲哀(18:9-20)
由三段哀歌组成,有同样的模式,都是为大城高呼“哀哉,哀哉”,并且都是“一时之间”看见巴比伦遭到毁灭。地上的君王发出哀歌,并不是为罗马哀哭,而是为自己失去奢华而哀哭;商人哀哭是因为失去了赚钱的机会;船长、客旅和水手哀哭,则是因为失去了航道,航运是罗马财富的主要来源。
4. 地上众君王的哀歌(18:9-10)
地上的众王是指那些曾和巴比伦,也就是罗马帝国有不正常关系的人,也象征了只顾物质上享受的人。这些人看见巴比伦被焚烧,只能远远地站着,为她悲哀。一方面他们无能为力,没有办法帮助巴比伦;另一方面,他们也怕自己被牵连进去,受到刑罚。